6.12.11

下文

20111206_223554

之前提過我從Georg Jensen取回一條折斷重接的銀項鏈,發覺不單接駁手工粗糙,連顏色都變了。此事原來還有下文。

上個星期天Georg Jensen來電,説原來弄錯了,不小心把我的項鏈跟另一位顧客的對調了(!)。他們讓我把項鏈帶回去換,還說會奉上小禮物,以陪不是。

於是我今天去把項鏈給換回來了。雖然都是銀項鏈,但原來兩者分別頗大。當初弄錯了固然是Georg Jensen 疏忽,但我沒有堅持要他們查清楚,也算奇怪。我想那是因為我對自己的記憶沒信心,也沒辦法證明那不是我的項鏈,所以也就不深究了。這也真是隨和得過份了。

原來我的項鏈除了比較深色,還比較粗圓,正因如此,駁口並不明顯,比起人家那條光燦燦的幼項鏈好看。雖然有點波折,但現在總算物歸原主,我還因禍得福,多了一份小禮物(雖然只是雞肋般無用的聖誕裝飾)。

4.12.11

歌聲魅影

昨晚在戲院看歌聲魅影25周年演出的錄影,有點失望。電影並不是看這表演的理想媒介,而皇家阿爾拔堂也不是適合上演這音樂劇的場地。甚麼?大吊燈沒墜下來?沒意思嘛。幸好音樂還是動聽的。

我一直不明白近來在戲院上映舞臺表演這發展。舞臺表演顧名思義精彩處在於舞臺,作為電影一定失真,也沒有了舞臺上下的互動。我起初以為放映這種電影的影院的影音設施定有過人之處,但昨晚所見卻並非如此。那為何不買影碟回家以環回立體聲欣賞呢?能想到的理由是在戲院看,觀眾能以相對低廉的價錢感受到更多的現場參與的氣氛,而片商又不用以高昂的成本把舞臺製作搬到本地,一天又可以放映多場,利潤不低。(唉一張票要180塊呀!)

我前前後後在香港和倫敦看過歌聲魅影約十次,在1995年就起碼看了七次(有票為證),想不到這次仍被吸進場去。

20.11.11

物非所值

事件一

我有一條Georg Jensen 的銀項鏈,不知如何折斷了,擱在一旁許久,半個月前終於拿回Georg Jensen 修理,修理費要200塊。約十日後收到通知説修好了,昨天去取回。好失望。銀鏈上有一個明顯又醜陋的焊接口,而且原來的仿古仿氧化的色調不見了,變成光燦燦的銀色。店員似乎完全不知仿古色調是甚麼,又説斷鏈重接難免有接口。真是廢話,把我當做無知孩童。年前我有一條Links 的銀項鏈斷了重接,人家Links 的手工一流,一點接口都看不到。Georg Jensen 的修理技師擺明手藝差勁。至於仿古色調,我那項鏈是在台灣買的,香港賣的同款好像沒經過這處理,沒辦法。用200塊錢買一條全新的銀項鏈大概並非難事,現在錢是花掉了,卻換來非常不滿意的結果。結論是:Georg Jensen的修理物非所值。

事件二

我愛週末早上去看電影。究其原因,週末早上要我起床做諸如運動啊打掃啊這種有益又有建設性的事實在難乎其難,但躺在床上度過大好晨光也似乎說不過去。正巧週末早場電影減價,正好我又愛看電影,於是看電影成了週末早上的指定動作。

我最愛邊看電影邊吃爆穀,幾乎是愛爆穀多於愛電影。電影院的小食向來昂貴,這並非新聞。只是貴也不能貴得太過分吧?我常到太古廣場的AMC戲院看戲,以前一份小的爆穀賣30元左右,我也照樣買,可是近月它逐步加價,溫水煮蛙般每次加兩元,終於有一次我赫然發覺一份小的爆穀索價38元,比起只要50塊的早場戲票,貴得太也離譜。38塊錢差不多可以在快餐店吃一頓午飯或兩次早餐了。於是開始戒吃爆穀,用二十多塊正正經經地吃個早餐,吃飽了自然不再想零食。

焉知非福。

事件三

住處附近有一家很大的百佳超市,多年以來大多數日常用品和食品我都在百佳買,貪其方便。百佳的價格通常偏高,但我覺得還可以接受,直到我發現……

有一個叫De Cecco的意大利進口的義粉品牌,500克的麵條通粉在百佳的正常售價是24元左右,而在我辦公室附近的價真棧的售價卻是12元(原價16元)。小商店賣12塊已然有利可圖,百佳高一倍的售價如果不是謀取暴利那又該叫甚麼呢?

我不是一個很精明的人,並不精打細算。但總不成總是像羊牯一般任人宰割吧?

26.10.11

仙丹

大概因為旅行回程搬動行李時不小心,弄傷了右臂,星期日晚劇痛難當,不能成眠。早上無法舉起右臂,更衣上班也痛得一頭大汗。看醫生,醫生給我14顆消炎止痛藥,每天一粒。晚上服了一顆上床,翌晨起來右臂竟可高舉過頭,彷彿吃了仙丹一樣。

29.9.11

颶風

2011-09-29 06.29.02

昨晚颱風臨近,刮大風。回家往露台外望去,只見海面白浪滔滔,海浪翻過海堤,把海濱長廊全部掩浸。我目瞪口呆,沒想到自家門前會這等光景。

晚上把窗戶全部關上,但還是聽到呼呼風聲。

今早一覺醒來已是八號風暴,海堤旁無端出現了一艘駁船,看來是不敵風浪,擱淺了。後來聽廣播說,那叫工程船,因為錨鏈斷了才漂了過來,那附近的鄰居還得疏散呢。

19.9.11

八卦

余小姐今天來電郵,說她看了最新的電影Jane Eyre。她說她小時候對此書並無興趣,書的內容也已忘記。可是電影拍得好,她現在反而對這個故事感到興趣。她說簡愛獨立自主,就是現代的女性也未必比得上她;又說她覺得電影中簡愛拒絕St John Rivers 的求婚那場戲尤為感人。

我的回郵如下:

“I finished reading (skipping a lot) it this morning. Before I read your post, I was thinking that St John's role was miserably underdeveloped in the film. And I agree that the scene at the moor is good. I was actually taken aback when St John said "All forms of love", and then I checked and noted that the director is a Japanese American (but he is actually American). In the book, St John is almost perfect physically (tall, fair, handsome) and of the highest quality of men. But he is cold and hard, as he himself says, and he does not love Jane Eyre a bit (he loves another girl, but she will not make a good wife of a missionary). Do you recall that they are actually first cousins? His mother was her father's sister, and he does not get much from their uncle's money if Jany Eyre does not share it with him. And he spends months to teach Jane Eyre the Hindu language, and weeks to persuade / pressure her to marry him. So the film has basically cut most of the details about St John so that he seems to be much more romantic than in the book.


This was the first time I actually read the book. And I was pleasantly surprised by the plot. A very delightful read, but perhaps not something for young school girls. What? Bigamy? What? Marrying a handicapped man 20 years senior? What? Neither of the protagonists is good-looking? haha.”

把這個記下來是因為我覺得我們的電郵很有趣。在辦公室討論簡愛,這聽起來十分unlikely,畢竟有誰會在中學英文課堂以外討論簡愛? (其實我上的是中文中學和中文大學,這輩子都沒修讀過西方文學。)而我們討論的竟然是Jane Eyre 和 St John Rivers 的關係,彷彿對別人的私隱說三道四一般,感覺十分八卦。哈哈。

夜深風起雨濛濛,半夢半醒聽潮聲。

秋意日濃,涼浸浸。

14.9.11

變臉

老闆說:“這樣做。”我說:“這樣做不妥,不給人家面子嘛。”老闆說:“沒問題,繼續。”

然後一個有頭臉的人說:“這樣做不妥,不給人家面子嘛。”老闆說:”對、對,我們改。這麼改可好?”

24.8.11

折腰 -> 五斗米

翻譯員說“新聞稿”該由新聞官翻譯,新聞官說“翻譯”該由翻譯員負責,互不相讓。我這等嘍囉只好自作自譯,寫完英文譯中文。我把passionate 譯作“充滿熱誠”,老闆把它改為“滿有熱忱”。無所謂,反正我是既無熱誠也無熱忱,況且向來我只負責寫第一稿,完稿通常改得只剩下“is am are” 和“你我他”。

幸好折腰之後還有五斗米……

21.8.11

手機中文輸入法

新手機預載了多種中文輸入法,看似應有盡有,我卻仍覺得不順手。我習慣使用拼音輸入法,手機預載的拼音輸入法只支援簡體字,正是得物無所用。於是用手寫輸入,可是用手指來寫比起以前用stylus在視窗手機上寫的效率似乎差了許多。用筆畫輸入吧,許多字無論如何打不出來,這向來都是個難題,沒辦法。

於是改用百度輸入法,目前為止感覺良好。只是跟其他大陸研發的輸入法一樣,似乎它們的繁體字字庫就是欠缺了一些字,怎樣都打 / 寫不出來。例如"彷彿"和"症"等。如果能改進這點就好了。

19.8.11

寂寂杳然

買新手機時同時換了月費計劃,可隨時隨地上網。我在手機安裝了GTalk 和 WhatsApp 兩個即時通訊軟件,又有電郵,再加上短訊和電話,基本上可隨時以多種方式與人保持聯繫。只是我孑然一身,既缺家人,又乏朋友,縱然門戶大開,仍然無人問津。既沒有想聯繫的人,也沒有人聯絡我,日夕只有牆上的小蟲和窗外的鳥兒相伴,門庭冷清。

13.8.11

新手機。舊記錄

舊的視窗手機三星Omnia 用了兩年多,七月中換了以Android運行的三星Galaxy S2。這大概是現時規格最高的型號,也相當昂貴。在未來兩年我大概都不會再換機,一是因為花費龐大,二是因為手機滿載舊資料,轉移並不容易。

我以Palm 和Outlook 記事已有多年。想當初是隨姬莉斯使用Palm 的,後來轉用以視窗運行的電子手帳,那中間的資料轉移也花了一番功夫,但卻不算困難,也挺順利。

這幾年間Android 興起,視窗手機衰落,我等啊等也等不到滿意的視窗手機。我以前最愛換手機,每部手機頂多用一年,這次竟然等了兩年多,卻仍然等不到,於是買了GS2。

我一直對於換手機相當躊躇,皆因早知不同平台間轉移資料不易。雖說早知,但那難度仍然始料不及。在這方面,說我是自找麻煩也不為過,因為明顯地我可以透過Google 帳戶便捷地讓Outlook 和Android 手機同步,但我實在不明白,既然我不需要分享我的資料,為何非得透過Google 或其他雲端伺服器來轉移和同步資料呢?再者,Google 並不支援Outlook 的記事。

三星有一套叫Kies 的軟件,說是可以讓Outlook 與Android 同步。網上對此軟件幾乎一致劣評,我不信邪,親自試用。得到的結論是:Kies 超爛,用時要有充足心理準備。雖然最初它可以把我的行事曆、聯絡人和記事資料搬到手機上,須時稍長但也可接受,可是在其後的同步其缺點便暴露無遺。首先,同步須時越來越長,其中一個原因大概是因為這個爛軟件會把記錄複製,同步的時間由數分鐘增加至數十分鐘,直到有一次用了七十分鐘都只同步了一半,我覺得實在忍無可忍。我後來發覺行事曆中原本不足2200個的記錄被弄成五千九百多個記錄,教人難以忍受。而記事也被複製而增加了一倍,隨後的修改則只收錄在Kies送給我的複本內。

在網上找尋解決方法,發覺有同樣問題的大有人在,可是卻沒有一個所有人都同意或喜歡的解決方案。最後找到了syncdroid.net (because Android needs a good Outlook sync,說得真對),細細研究,看得心煩意亂,六神無主。最後決定試用VCOrganizer,因為看到網主說他也用這軟件來同步Outlook Notes。

不用則已,一試之下那簡直是沒頂般(overwhelmingly) 滿意(這九成是用過Kies 的後遺症)。只要它能用,好好地把數據如實同步,不加多減少,就算不是免費軟件,我也要了。

拋棄了Kies 和安裝了VCOrganizer 後,試了多次同步,感到相當滿意。於是開始整理被Kies 弄砸了的行事曆,搞了超過兩天,自己親手移除了三千多個重複的記錄,其中有些記錄竟然有多達五個複本。在移除的過程中,把這些記錄約略看了一遍,無非是一些幹了甚麼、去了哪裏旅遊的記錄,其實並非甚麼大不了的東西。不過原來我的行事曆記錄了遠至2000年12月的事,是差不多十一年的人生。而且我還發現了兩篇2001年我第一次到澳洲時寫的感想,原來竟然埋葬在行事曆裏。於是隨手把它們都抄到這網誌上來。

24.7.11

鳥鳴

晨光熹微,窗外有鳥鳴。連續兩天在鳥兒的歌聲中醒來,再把風扇關了好聽得清楚點。躺在藤蓆上,感到身心舒泰。

18.7.11

貝夫人

看公家門診,從掛號到見完醫生只需十分鐘,配藥則等了二十分鐘,效率相當高。不過先決條件是要成功預約診症時間。我久沒光顧公家診所,彷彿劉姥姥進大觀園。

肩痛,醫生說是bicep tendinitis。帶了一大包Tramadol回家。

17.7.11

蟲患

家裏牆上有蟲患,許多小蟲蠕動爬來爬去,殺之不盡。這些小蟲小時只有一丁點那麼大,但可長大至約一二毫米長,顏色也會變深。這些蟲子並非甚麼新鮮事兒,總是隨夏而至,秋風起時當會自動消失。然而炎炎夏日,一看見它們便心煩氣躁,晚上又做惡夢,弄得我不願回房間睡覺,就是進房也不願開燈,以免看見。

之前提到有蟲患,有人提議用強力殺蟲水,我用了殺蟲水卻不見效,反而牆壁噴得太濕油漆好像有點要溶化的樣子。然後又有人提議用香茅油,因為台灣產的便宜(100毫升才四十多塊錢),便買了一瓶試試…唉,那油的味道,我的第一個感想是 “vile”,用“disgusting”也可以,於是只好捏着鼻子把油放在房間各處。初時彷彿有效,蟲子都躲到天花的角落去了。但用久了,它們好像有了抵抗力,又爬到我的視線範圍內,而且有些長得又黑又大,討厭極了。

家裏本來有一瓶不小的薰衣草香油,我嫌它太香,又因為挺貴,於是不太用。我受够了那香茅油的臭味,於是把它倒掉,全給換上薰衣草油,心想起碼讓房間香噴噴。哪知蟲子這又消失了。

薰衣草驅蟲,這是常識,只是我那精油太香,不像有這等威力。現在就等着看蟲子能否克服薰衣草囉。

16.7.11

無名腫痛

不知怎的弄傷了左肩,半夜痛醒,幾乎動彈不得。勉強起床,塗了點過期軟膏,吞了兩顆止痛藥,再上床呻吟一會,朦朧睡去。醒來時那疼痛彷彿下移到了左臂......

幸好止痛藥沒過期。

22.5.11

Longchamp

喜歡Longchamp,包包中大概最多就是這品牌,就是覺得它實用,同一款背囊用破了又再買。因為減價剛才又買了一個,是那款至愛背囊的男裝版本。

至於女人為何需要那麼多手袋,這大概是宇宙其中一個不解之謎吧。哈。

2.5.11

意大利之旅

昨天回到香港,結束了兩個星期的意大利旅程。去的地方包括Bologna, Ravenna, Modena, Parma, Ferrara, Venice, Urbino, Pesaro, Lecce, Ostuni, Bari, Alberobello, Matera, Rome, 和 Spoleto.  旅途中寫了一點筆記,載錄如下。


30.4.2011 - 火車
這次旅程幾乎不停搭火車,頗有體會(雖然我在歐洲搭火車的經驗很豐富)。不知這是常態還是碰巧,我乘的列車通常都很客滿。無論是高級的紅、白、銀飛箭快車、普通的意國歐洲之星、還是地區性的慢車,乘客少的不常遇到。而意國人似乎已很習慣使用互聯網購票,就以我對面和左右的七人為例,連我在內有四人(50%)使用電子車票。這大概跟網上購票的折扣有很大的關係吧。我這次不算太早買票,不過有些車票仍然省了20歐羅左右。

IMG_1152 意國人似乎總是喜歡談話聊天,讓他們安靜大概不太容易。記得上次在法國乘TGV來回諾曼第和巴黎(那車票也是網上預購的,買得早,只19歐羅,極便宜),看到列車上有靜音標誌(見圖),覺得真是德政。更別提日本人連在地鐵都不講電話。意大利人才不講究這套。有時候前後左右都有人在講電話,還不是靜靜地講,而是像在家裏一般高興又興奮地談天。好像現在坐在我身邊的一對男女就各自手持一個電話在起勁地聊,我既聽不懂耳裏又塞了播音樂的耳筒,還覺得難受,旁邊聽得懂的乘客被逼在密閉的空間聽別人高聲談話,不知感覺如何。

我去的地方都是旅遊書上看到的,可是有些地方的火車站不知為何人跡罕至(貌似)。好像有天(是假日)去了Bari附近的Polignano a Mare和Torre a Mare,車站一貫地設在新城,如常地沒甚麼地圖啊指示啊的,P鎮還好,有人一同下車,旅遊書也清楚地說明路該怎麼走,故並沒怎麼迷路。只是P鎮的火車站既無售票員,自動售票機也是壞的,離開時得主動向車上檢票的買票。至於T鎮火車站那冷清更嚇人,偌大的車站只見我跟另一位一同下車的女孩,女孩不敢隨處走動,打電話讓朋友來接,眼睛看着我在找出口(連車站出口在哪兒都得找,可見多缺乏指示)。她的朋友來接她,我才知道出口在哪兒。朋友問她幹嗎站在路軌旁等,她說不知出口在哪兒,朋友指着出口旁的標誌說:瞧,出口。我沒有直接跟着他們離開,出了站門才發覺前面的大閘鎖了,花了十分鐘走來走去才搞懂怎麼出去,再花了許久舉頭張望決定該往哪個方向走,路上有車,可是沒有人。那十多二十分鐘好難熬,好害怕,是真的人生路不熟(其實沒有人),搞不懂去路,也沒有回去的車。通常在這種情況下,我就會問自己這是何苦來,弄得自己那麼害怕。而那天是假日,T鎮裏其實遊人不少,大概意大利人在假日都不怎麼乘火車的吧,有一些私鐵(像FSE)假日時火車是停駛的。T鎮那段路,其實認得路的話只須走五分鐘,當然路上沒人,單身一人怕不怕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後來發覺車務室內是有職員的,不過那已是後話。)

意大利的火車有一個不小的缺點,就是缺少放行李的空間,舊的列車尤其如是,行李架都在頭頂,而我對於把沉重的大行李高舉過頭放上去從來都無能為力,若沒有人幫助,那就只好把它放在通道,而其實跟我情況相若的女士看來不在少數。現在的新列車已有改善,在椅背有空間可放行李,實在功德無量。

SNC00579 我們現在習慣了電子顯示牌,已經忘記了以前的火車是怎樣運作的了。在Bari乘搭私鐵FAL去Matera,赫然發現職員以人手改掛在陳舊和滿布塗鴉的車廂外的列車目的地牌(見圖),彷如時光倒流。對這公司而言,人手大概比更新列車更划算吧。(提起現在習慣活在電子化的環境裏,我在Lecce和Bari上網都遇到點困難,感到相當不方便。這才記起以前沒有互聯網和手提電腦我也一樣在歐洲旅行,不見得日子就過不了。)

29.4.2011
波蘭人入侵羅馬。

28.4.2011
I visited the new MAXXI (great name, great museum) in Rome today. There was this exhibition about architecture that people like, and I was surprised to read in one caption about the Australian architecture firm Donovan Hill, which is based in Brisbane, Queensland : "their base in one of the fastest growing regions in the western world ..." I was surprised because it had never occurred to me that Australia was part of the western world. I mean, west of what? Isn't it to the east of China, Japan, Africa and Europe? And based on what do people define if a place is part of the western world? Race? Location? Ideology? Culture? To me Australia is a multi-cultural country in asia-pacific.

27.4.2011
乘車無所事事,亂翻我的Rough Guide,看到這句:”Raphael, a native of Perugia”(!)這大概不太對吧?在Urbino還為他立了一個像,姓氏都不提,只刻着“Urbino的拉斐爾”。

26.4.2011
昨天是在Lecce的最後一天,在火車站低頭讀旅遊書,盤算着該到那裏去,突然兩個警察打斷我,說要查我還有另一位年輕人的證件。兩警察抄寫核對資料花了不少的時間,讓我感到很屈辱。

今天乘車到Bari去時,又有兩個警察上車,對車上的當地人同樣地抽查。我旁邊的男子沒帶證件,就當衆報上姓名、地址、目的地。雖然警察並非無禮,但這樣子總是令人難受(事後身邊的意大利人也議論紛紛)。香港也有這抽查的做法,但我形跡不可疑,從未被查過。

***
在Bari大教堂紀念S Nichola的地下室,穿白袍的僧侶辦完天主教儀式,信眾散去,燈光暗下來,穿黑袍仿若正教的僧侶出來主持大局,一眾俄國善男、信女(戴頭巾,易認)努力用紙筆寫下心願,連5元交給一披頭巾的女子放進一箱內。有一信女付10元,那女子還找給她5元。像看戲一樣。如此聖堂。

***

旅遊舟車勞頓,趕得連吃午飯的時間都沒有,走路走得腳趾都起泡了。到了晚上六點又餓又累,餐館還沒開門,我已走不動了。到一家酒吧灌了兩杯紅酒、吞了不少下酒菜,人頓時放鬆了,萬試萬靈。

到心儀的傳統餐館吃飯,沒有餐牌,只讓選喝不喝酒、第一道菜要A或B、第二道菜要C或D。統共五道菜,上菜速度快,不用一小時就吃完,正合我意。全餐盛惠20歐羅,飽得緊。

24.4.2011
在火車上跟一位在波隆那工作的托斯卡人閒聊,我說我已厭倦翡冷翠,B城既漂亮交通也非常方便。他卻說B城總不及F城好,我說F城太貴,旁邊一位行徑怪異的乘客聽到後大聲贊同,托斯卡人難以反對。然後他說整個意大利都貴(這大概沒人反對),旅遊業要輸給法國和西班牙了。

***
在火車上看到遠處山上白色的Ostuni老城已隱覺不妙。在進城的巴士上,其他乘客主動告訴我最後一班下山的巴士很快就開出,若稍為逗留便得步行下山(2.5公里)。到旅遊局問如何下山,職員卻不諳英語(!)得靠其他旅客翻譯、幫助才拿到有下山的路的地圖。男士都說下坡路、半小時可達(這挺準確)。Ostuni老城內人山人海,大都是本地人或駕車來的意國遊客。

PS:其他旅客的主動幫助實在重要。我在捷克Kutna Hora的車站問發車時間,車站的(疑似)職員說五(!)小時後才有車回布拉格。我不信,但不知如何是好。有一對好心的年輕人對我說:“That lady is crazy”,然後帶我去搭幾分鐘後發車的巴士。所以如有機會,我都會幫助其他旅客。

PPS:今天在意大利第一次喝到冰凍的紅酒。

23.4.2011
讓人難以理解的事:不是說意大利鐵路的歐洲之星是它的皇牌列車嗎?有些列車不是說一定得訂位的嗎?怎麼又誤點、又有站着的乘客的呢?

今天的車程很長,早上九點多離開酒店,得到晚上六點才能到達目的地,須時超過九小時。雖說是坐車,但總是累人。
***

車沿着海岸走,向Pescara進發,車窗外就是海水和沙灘,有人在划艇。我想如果這刻發生海嘯,這列車就會被海水沖去吧,就像那日本海嘯中在巨浪旁行駛的巴士一般…

***

幹嘛男人握手要那麼用力?明明對方(即我)是女人,他一握,我的手有斷裂的感覺。嚇了一跳,而這已不是第一次了。這國家的人喜歡握手,有一次在西西里電召的士,司機也要握手。。。

22.4.2011
住在Urbino,住得好吃得也好,這確是一個既偏遠又保持原貌的山城。但地勢起伏,像拉斐爾路就陡得離譜,我無力攀上,只好中途放棄。於是去了亞得里亞海邊的Pesaro閒逛:陽光、海水、涼風,最重要的是地勢平坦,方便漫步。雖是渡假城市,但舒適悠閒、感覺良好,並不如旅遊書講的那麼不堪。

21.4.2011
終於安安穩穩地吃了正常的一頓:正常的餐館、正常的服務(要等廚房煮菜,但人人都得等)、正常的餐單,吃一頓不須斬臂斷腿,只須二十多歐羅,有麵食、主菜、有酒有水有麵包有甜品,不因為我是遊客而把我當傻瓜,不因為我吃得不多而不把我放在眼內(不過這次我吃得挺多,餓太久了)。謝謝Urbino。

20.4.2011
早上乘車去Ferrara,發現列車的終點是威尼斯,一陣出神,沒來由地想念,心神飛向遠方,盤算該怎地又去走一趟。於是在Ferrara兼程趕路,既不吃飯也不休息,好歹趕上了兩點半去威尼斯的火車。這就是自由行的好處。在威尼斯也真的只走了一圈,而且大半時間都在迷路。

19.4.2011
去Parma的美術館,付10元買6元的票,賣票的說沒零錢找給我(儘管館內參觀者眾),我只好付零錢。接着去Modena的美術館,付10元買4元的票,也說沒零錢找,到處張羅零錢。我氣不過,問:難道你們沒人來參觀的嗎?答:是沒甚麼人。原來看守的有四人,參觀的只我一個。

18.4.2011
週一博物館關門,故去了Ravenna看馬賽克。半天內看完了聯票上的五個景點,都是馬賽克,過猶不及,審美疲勞。

17.4.2011
看到路人手持橄欖枝,才想起今天是Palm Sunday。天氣很好,波隆那很美(上次來時卻不覺)。大概美不過翡冷翠、威尼斯,但那氣派與都靈相若。日照時間已很長,晚上八時半後天才黑透。

8.4.11

餘勇

終於寫完所有文件,鬆了一口氣。星期三竟然得通宵趕工,翌日(昨天)還能如常上班至晚上七點,難以置信。

26.3.11

Another Year


剛看了Mike LeighAnother Year,覺得年老無依真可怕。Mary年華老去,生活不富裕又不討人喜歡,孤單得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得仰仗朋友施捨的溫暖和憐憫,活脫就是我將來的寫照,教人心寒。

戲倒是一流的好戲。

15.3.11

April 2011 Trip

I will depart for Milan on 15 April for a two-week trip. Here is my initial travel plan –

  • Bologna (4 days) with day trips to Ravenna/ Rimini/ Modena etc
  • Urbino (2 days)
  • L’Aquila (2 days) [I am not sure if the city has recovered from the earthquake in 2009, so I am not sure if I should go there at all.]
  • Lecce (2 days) [recommended by the B&B owner in Rome]
  • Bari (2 days) with a day trip to Matera
  • Rome (2 days) [Not sure if I should do Rome again. My consultant has invited me to join her in Venice. I think Venice is not a bad idea, but I would rather not meet with someone from work during a vacation.]
I have not yet worked out how to go from one place to the next. And I am a bit worried about the crowd during Easter.

3.2.11

二月三日 - Granada

傻瓜般晨光熹微便往Alhambra去逛,越逛越覺寒氣刺骨,大衣圍巾手套似乎都不太管用。離開那皇宮後竄進美術館取暖,全副武裝地連逛兩館寒意始消,這才彷彿明白何解韓劇主角冬天進屋時都不脫大衣......

31.1.11

一月三十一日 - Cadiz

啤酒冰冷美味,發現竟然是San Miguel,但味道跟印象中的生力啤完全不同,有點難以置信。酒醉飯飽後頓感精力充沛,覺得在Cadiz要太陽就有廿三四度的陽光,要海水就有三面的大西洋,不可謂不幸福……

30.1.11

一月三十日 - Sevilla

重訪 Sevilla,天氣一如所料地不太冷,正好。抬頭就看見果實纍纍的橙樹和藍天。但我一點都不興奮,只覺得走了一整天的路,累死人。連Sevilla都不能讓我興奮,糟糕。

19.1.11

藍眼睛好看

1942年柏林生的人,照片中非常俊朗,眼睛湛藍湛藍。以為是舊照片,豈料真人跟相中人並無兩樣,毫無老態,眼睛藍得厲害。長這模樣,除非性格有問題,女人緣一定極好(可惜手上老大的婚戒)。說甚麼古來稀,他65歲時因國家規定退了休,正好轉個崗位再闖另一番事業。

(而我,最想立刻就退休……)

6.1.11

Investment

Somehow I find it difficult to make investments these days. There are all kinds of barriers to discourage you. The banks do not want your money. They want you to borrow from them, not put money in them. So unless you have a lot of cash to spare they don't really care. They give you close to zero interest, and they don't give you any service.

So I think I should invest my money in something. I go to a bank to ask for information and advice on their investment products. Now you don't get any info/advice unless you go to the designated officers in a designated area and fill out several questionnaires plus do a recording of your consent for their access to your info and giving you advice. Voice recording, as if you are a criminal under interrogation. Phew! They don't care that you don't have the time or the patience. They need you to do all these so that you won't be able to sue them for cheating you. And prices are high. And risks are high.

But if you don't do anything, your money shrinks. I used to be able to get 40 apples for HK$100. Now I can only get 25 apples for the same amount of money. I am going to star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