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2.15

除夕夜

除夕夜,探望住院的母親後與弟弟一同離開。弟弟說一起吃飯吧,於是我提議去上次經過的小店吃粥粉麵飯。兩人如常地往銅鑼灣方向走去,如常地在禮頓道的交通燈前停下來等過馬路。馬路對面有一家 agnes b. 的 Le Pain Grille,看起來有點冷清,我跟弟弟說,不如就在那裏吃吧。

餐廳內確實並不熱鬧,餐牌就是平常的餐牌,並不賣除夕大餐。我們點了無花果巴馬火腿沙律、鴨肉意粉和炖牛肉。弟弟吃一道讚一道,基本上就是讚不絕口,連伴炖牛肉的麵包都讚外皮鬆脆內裏軟滑。我見他吃得香,也很開心。那炖牛肉和麵包實在美味,薑汁牛奶咖啡內有很多薑絲,真材實料。

這餐廳的食物和服務都有水準,上菜速度快,環境簡潔雅致舒適,不擁擠,價錢不誇張,兩個人才五百多塊。在除夕夜不用訂座、不用排隊,隨便經過走進去就可以吃得好好,實在滿意。

飯後弟弟約了朋友聚會,然後看除夕煙花倒數。我回家喝酒睡覺。

剛愎自用

以前的工作要跟大學高層見面,所以跟香港一半以上的公立大學的校長和主席見過面,包括現在的特首。此特首明知社會反對,卻剛委任了李國章為香港大學的新主席。這位新主席以前是中文大學的校長(在我畢業之後。我在學時的校長是備受愛戴的高錕),後來也當過教育局長,猛人一名,時常大言不慚,作風手段強硬,人稱沙皇。當時反對他的人不在少數,今天亦然。罔顧社會不滿是現任特首的一貫風格,剛愎自用的性格與李教授很相襯。非委任沙皇不可,大概與港大竟敢聘用英國教授為校長不無關係。中大的沈校長也快要重執故業當醫生了,情況真是讓人擔心啊。其實校長是很受壓力的。

有關於此事的評論說“摧毀香港未來從摧毀香港教育開始”,很有道理。

27.12.15

星球大戰

大愛BB-8!!星球大戰已係幾代人嘅童年回憶,而今繼續為新一代嘅小朋友製造回憶。當銀幕靜靜出現Lucasfilm 字樣時,身邊嘅小朋友仍然左顧右望,但John Williams嘅音樂一響起,第一個音,大家立刻直視銀幕。渠爸爸細細聲對渠講:係唔係啊?真係幾代人嘅經歷同回憶。

26.12.15

公開信

新亞書院學生會向沈祖堯發公開信 http://www.post852.com/新亞書院學生會向沈祖堯發公開信/

”然而,令我們感到最大惑不解的,莫過於這一段:「此事讓我想起九十二歲高齡的錢穆先生在其寓所素書樓講最後一課時,給學生留下的最後贈言:『你是中國人,不要忘記了中國!』」
眾所周知,錢穆先生之所以南下香港,創立新亞,是因為逃避中共的魔爪,並在香港將中華文化發揚光大。民國三十八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領袖毛澤東在《丟掉幻想準備鬥爭》一文中,點名批鬥錢穆先生為被「帝國主義及其走狗中國的反動政府」控制的「新式大小知識分子」之一。可見,錢穆先生是遭中共趕走的。“

”後來,錢穆先生辭去新亞書院校長一職後,於民國五十六年遠赴台灣,繼續致力於講學與著述。錢穆先生的餘生,就是在台北素書樓度過,從此沒有再在對岸踏足過半步。
敢問校長,錢穆先生所指的「中國」是哪一個「中國」?新亞書院是香港中文大學的創校書院,錢穆先生是新亞書院的創校先賢。他在每一個新亞人心中都有著崇高而不可取代的地位。所以,我們懇請校長正視歷史,不宜引喻失義。“

21.12.15

探病

上月底到東京旅遊,甫抵埗即接獲母親骨折入院的消息,只好另購單程機票提早回港。母親留院一周才動手術,手術後一周從大型綜合醫院的骨科病房轉往療養醫院的康復病房,如此又過了一星期。這三星期我幾乎天天探病,而弟弟更是必然天天探病,於是我與母親弟弟的相處時間份外地多。

醫院有規定的探病時間,我若如常下班,根本不可能探病。若要探病每天下午7時前就必須離開辦公室,直接的影響就是工作免不了堆積起來(本來就是加班也做不完的工作量)。每天探病也讓人疲累,但我看見弟弟每天為母親張羅吃的、用的,幫她抹臉刷牙,替她按摩塗油,而我只是探望,實在不敢有怨言。

療養醫院位置較偏僻,在香港大球場旁,公車班次疏落。探病後弟弟若與我同行,我們會步行至天后地鐵站,有時也一起吃晚飯。弟弟帶我走進大坑的窄街,晚上在燈光映照下蠻有情調。但我倆下班探病後實在沒有時間精力慢慢享受晚餐,通常速戰速決然後各自打道回府,但我仍然很享受大家相處聊天的時間。

20.12.15

百水先生

路過Frey Willie店舖,看到他們正在做一個推廣,我定睛一看櫥窗,喊了一聲:“Oh, Hundertwasser!" 引得售貨員走到店外招呼我,問:“小姐有留意我們的產品?”我答:“不是,我是有看過這位藝術家的展覽。”店內的中文資料當然把藝術家稱為百水先生,我覺得很窩心。我想問售貨員:你知道百水先生已化成一棵樹了嗎?但也只是想想而已。

百水先生的展覽是在馬賽看的。那天我從Aix-en-Provence 到馬賽逛,記憶中所有美術館都因維修而關了門,只有百水的展覽開放。看展覽的那幾小時我很快樂。

12.12.15

秘書

我有一個合約嘅秘書,我無乜嘢畀渠做嘅,因為渠位置太junior,而且係合約員工,始終唔放心畀渠接觸啲機密嘢。 但我有啲處理投訴嘅回信,雖然叫做機密,但內容好普通,於是我畀渠幫我出信(我自己寫好、印埋、簽好),渠只需要影印同入信封。渠做咗一排,我先發覺渠將每封只有一張紙嘅回信用A4信封出。我問點解要用咁大個信封出一張紙,渠話無細啲嘅機密信封。我打開出面放文具嘅櫃桶,用咗一兩秒就揾到A5嘅機密信封。唉。

然後我請渠將包括我在內嘅3個人嘅文件變成一份,基本上係做剪貼。渠做完後問係咪渠可以直接出份文件,我叫渠畀啲原稿同渠嘅功課我睇,然後畀渠放工。咁我一check,就發覺渠漏咗一大段,又有啲放錯位置,於是又要自己執到6點幾。唉。呢個秘書真係唔掂。

1.12.15

七孔流血

周星馳名句:「七孔流血還七孔流血,死還死,兩回事嚟嘅,你千祈唔好混淆。」厲害!

26.11.15

神童

今天開會,娃娃臉律師放假沒來。會後大家說起他快要轉職,都覺不捨。他老闆笑我們偏心只記掛他,讓她都要吃醋了。聽聞法官大人把他喚作“神童”,看來他那娃娃臉真的沒救(暫時)。

25.11.15

喜氣洋洋

港人有時相當頑皮,也很富幽默感。近年有不受歡迎的議員在選舉落選,常有市民到其辦事處外慶祝,並以徐小鳳名曲“喜氣洋洋”助興。最近區議會大選有當了 20年議員的建制派人物被不見經傳的挑戰者打敗(名符其實的哥利亞對大衞),前晚即有市民聚集於前者的辦事處開香檳放炮仗慶祝,又高唱“喜氣洋洋”,唱至副歌,情緒高漲,看起來相當高興。 http://m.kuwo.cn/?form=dq360&mid=MUSIC_110372

熱烈地彈琴熱烈地唱,歌聲多奔放個個喜氣洋洋!

24.11.15

寓言

“周櫟園「書影」有這樣一則寓言:「昔者鸚鵡飛集陀山。山中大火、鸚鵡遙見,入水濡羽,飛而灑之。天神曰:『爾雖有志意,何足云也?』對曰:『嘗僑居是山不忍見耳』。」

“這則「寓言」感人至深。它告訴我們有關係的物事發生災難時,大家不應袖手旁觀,即使力量微薄,亦應盡一份力。鸚鵡在遠處見牠們曾經棲息過的山頭失火,竟入水浸濕羽毛,飛臨災區,灑下翅膀上點滴的水救火;更重要的是,牠們並非不知道能力有限,但仍不畏危難,見義勇為,這種精神,正是目前香港人所應倣效的。”

22.11.15

區議會大選

今天區議會大選,是我們團隊的大日子,執勤的同事0630就上班。我之前誇下海口,說投票站0730一開門就衝進去投票然後火速歸隊,但因為起床晚了,終究遲了十多分鐘。星期日早上8時前街道冷清,像在暗示結果難料。投票站2230關門,然後會點票至凌晨,希望0400前能全部完成吧。這將是漫長的一天,有點忐忑。

21.11.15

民主牆

令人歎息的新聞:「城市大學一名中國學生昨晚撕毀校內民主牆上的標語「(HONG KONG) IS NOT CHINA」(香港不是中國),並將之改為「(HONG KONG) IS PART OF CHINA OF COURSE」(香港當然是中國的一部分)。有本地博士研究生目睹其行為及試圖拍攝經過,被該女子阻止,指在爭執期間抓傷研究生的手背及前臂。女學生事後得知不能撕下牆上的標語,已向張貼有關標語的學生道歉。」

20.11.15

少年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 。」

18.11.15

花束燭光

巴黎街頭,一段父子對話:放下花束,就是為了對抗槍彈 https://youtu.be/jb_5QlLQQH8

弟弟說:”巴黎父親好有修養“,我同意。但當然現實世界的矛盾單靠花束燭光是沒有可能解決的,那是"Imagine" 嚮往的世界,而"Imagine" 是慘劇發生後現場奏起的哀歌。

12.11.15

Magna Carta

"But the ideas enshrined in the Magna Carta — which means “Great Charter” — are a sensitive topic in China where the ruling Communist Party maintains control over the legal system and enforces the law unevenly.

During the charter’s sojourn in China, searches for the Chinese word for Magna Carta were blocked on Sina Weibo, a microblogging service similar to Twitter, with results returning with the message: “According to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Magna Carta’ search results cannot be displayed.” 

7.11.15

民國104年

我明明記得南京中山陵有很多國民黨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不是嗎?難道我記錯了?或是現在不一樣了呢?怎麽現在這個習近平政府這麽小家子氣,就容不下馬英九衣襟上一個小小的國民黨旗徽章呢?連人家記者證上民國104年都要管,小家子氣得難以置信。大陸真的以為不讓百姓看見聽見,百姓就全都看不見聽不見嗎?怎麽就這麽愛用愚民政策呢? 我本來對民國記年並無特別好感,但因為另一方太可惡,現在反而覺得民國104年很好、很有歷史感。

這文章不錯 :

“1982年7月24日,時任中國人大副委員長的廖承志寫了一封公開信給蔣經國,以「經國吾弟」開始,倡議國共兩黨「同捐前嫌,共竟祖國統一大業」。在信的結尾,廖承志表示還表示,「如弟方便,余當束裝就道,前往臺北探望,並面臨諸長輩教益。」最後廖承志還引用魯迅這兩句詩「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表達「祖國統一大業」的願望。

蔣經國沒回應,但是在紐約的蔣宋美齡應覺得荒謬,所以回了一封公開信給廖承志,開頭是這樣的:「七月廿四日致經國函,已在報章閱及。經國主政,負有對我中華民國賡續之職責,故其一再聲言『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乃是表達我中華民國、中華民族及中國國民黨浩然正氣使之然也。」

1985年,根據美國學者傅高義(Ezra Vogel)的說法,新加坡總理李光耀與鄧小平見面,鄧小平先問候蔣經國的糖尿病問題,並且表達對台灣未定接班人的憂慮。最後鄧小平開口,希望與蔣經國再次見面,李光耀也同意把這個邀約轉達給蔣經國。然而蔣經國聽聞該邀約後,向李光耀表示,他與共產黨鬥爭多年,深知共產黨不能信任,他有很痛苦的回憶,是以不如不見。兩名領導人就這麼各自凋零,再也沒見過面。”

習近平要的,是李後主朝拜宋太祖的意義,他才剛上任一年,不會有急迫感與使命感要立刻統一中國,當然更無足夠的權威對台灣讓步;然而馬英九的政治生命僅剩最後六個月,他希望可以藉由所謂的會面,讓自己的政治地位獲得大幅提升;習近平則是希望利用會面,宣揚台灣與中國在南海問題、統一政策上若合符節,兩人各取所需而已。”

酒吧

今早醒來想:實在不能再喝酒了。下午才離開辦公室,誠實的軀體就把我帶到酒吧買醉。這酒吧我自小就光顧,我以為自己已是熟客,其實不然。剛剛有一位穿着昂貴外套的男子來到酒吧,對酒保說“照舊”,酒保就知道他要甚麽。我差得遠了。

台北機票

想去台北,但機票太貴,怎麽辦?因為去日本的機票便宜,本來的台北假期變成東京假期,連去東京首爾都比去台北值,怎麽回事?

6.11.15

會面

為甚麽是“習馬會”而不是“馬習會”?我覺得“馬習會”挺好。

4.11.15

美男遲暮

晚上十時多才下班,回到家裏已近十一時。首要是洗衣服(因為再不洗就沒有替換的衣服)。洗衣程序須近一個半小時,於是呆呆地望着電視,邊喝啤酒邊吃硬得不能的魚乾零食、邊看着電視播已經看過的韓劇“奇皇后”。韓劇播完之後播的是美劇 The Blacklist 第二季,這一集第一個出現的人物是Dead Poet Society 的其中一位主角(我只記得他叫Leonard something),然後是主角James Spader。當然是Sex, Lies and Video Tapes 那位,當年的美男子,現在當然不復舊觀。許多年過去了。衣服還沒洗好。

31.10.15

理解

下屬Francis是教徒,桌上放着聖經和聖方濟的畫像。他諳日語,貌似常到日本旅遊,同事有時取笑他在日本有女友或成了家。有一次乘車去開會,跟他聊起旅行種種,我說他常去日本,而我則常去意大利。Francis 說他很想去Assisi,我說那容易,買張機票就可以去,我去過兩次,起碼。他笑笑,沒再答話,我也就住口。這是我常犯的錯誤:我是個孑然一身沒有牽絆的人,所以不了解別人的難處。他可能有資源上或情感上的其他考慮,而我並不知曉。

好多年前已有下屬告訴我,我認為可行的處事方式在他們那個職位並不可行,我可以做的事說的話他們不敢。前天有另一位下屬也是這麽告訴我。我想:要了解員工的難處其實也不容易。但如果他們不敢做我做的事,那豈非事事要我親力親為?若經常要我出手才可擺平問題,那下屬在我看來其實並無前途,難以讓我寫好的考績報告。

29.10.15

Nice Guy

從最高學府的校委會會議學習 nice guy 的貶義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wH_w8jp-lg

24.10.15

國泰機票

剛在網上預留國泰機票,明年一二月來回羅馬。我並不喜歡乘坐國泰長途班機,因為它的座位設計實在非常差,而且票價通常偏高。但它有最多從香港出發的直航航線,比非直航起碼快6小時:凌晨出發,同日早上六時多到埗。而且…它正在減價,6258港元從香港直航羅馬,只須13小時,還可以免費留位24小時。唉,無論我多不喜歡它的座位,看來也別無他選。

21.10.15

娃娃臉

幹以前的工作,常要接觸大學教職員,現在的崗位則常要接觸律師。有一位年輕律師,他的法律意見詳盡,回答精準,又不厭其煩地解答我們這些門外漢的問題。但我第一次開會看見他時,卻被他的模樣嚇了一跳。他看起來很年輕,唇紅齒白的程度就像一個中學(女)生,相當稀奇。我的同事凡是第一次見到他的,私下無不稱奇。

上星期有一位以難以相處聞名的厲害人物說要開會。此人第一次見到年輕律師,並不掩飾驚訝,劈頭第一句就問他是否剛畢業,言下之意是質疑他的資歷。年輕人修養好,對此輕輕帶過。那厲害人物在會議中數次質疑年輕人的專業知識,年輕人都忍着,只是說話聲音越來越大,語氣越發不善。厲害人物又指着我要我解答法律問題,年輕人卻主動替我一一化解。會議氣氛讓人尷尬難堪。

後來我的下屬告訴我,年輕律師私下透露他很是氣惱。不過作為律師,客戶的刁難其實應該是家常便飯吧。

專業人士卻長了個娃娃臉,原來也是一個煩惱。

11.10.15

周六

昨天周六上午9時上班,晚上8時多才下班,整天無間斷窩在辦公室,不知人間何世。上班時天晴,天氣有點涼,於是加了一件薄外套。晚上離開時,覺得很冷,原來氣温急降了許多,幾乎打冷顫,幸好沒着涼。 雖然說是每周工作5天,但我、我的下屬、上司、相連機構的高層在周六下午還在工作,互相通訊,根本沒有休息嘛。

9.10.15

矛盾

在 chinese-forums.com 內許多人提及關於中國的許多事,都與我心目中的中國相去甚遠。他們所說的中文並非我認識的中文,粗魯無禮的用語行為被視為正常,外國人需要學習,學了還要繼續傳揚,讓我相當困擾。看來我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越來越格格不入,難怪京官說我們要去殖民地化,要中(華人民共和)國化。但中共不是要一個國際城市麽?又要服膺中共、卑躬屈膝,又要真正國際化、用普通法、資金自由流通但又倡廉,有點精神分裂。大概我們其實不夠格當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矛盾太大,難以消解。從大國的角度來說,應從教育入手,把孩子搞成中共人,再不斷在此地再殖民,數十年後當有新局面。舊人頑抗,難以持久。但願此事在我身後發生。

7.10.15

天網

在想怎可以除去妖孽“思歪樑”,不知電影“Irrational Man" 的橋段可行得通,然後想到“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不知這句可以怎樣翻譯為英文呢? The skynet is omnipresent. It's loose but it never loses? Skynet 很有 Terminator 的味道。哈哈。當然網上有各種譯法。

1.10.15

茶聖利休

去年看過一齣關於茶聖利休的日本電影,裏面有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很是喜歡。話說利休愛上了從高麗被擄到日本的貴族女子,女子絕食,利休費盡心思為她煮好吃的。一朝得以親近,兩人卻言語不通,只好書寫漢字交流。女子寫了幾個字,提到國花無窮花(木槿花),利休一看就曉得那是白居易的詩。兩人逃亡私奔,逃不了,唯有自殺。利休煮了茶,加了毒藥,女子喝了香消玉殞,男的卻再沒有勇氣自殺。其後利休出家為僧娶妻生子(在日本這並無矛盾),卻總是念念不忘舊情。高麗女子贈的小香爐,他終生貼身帶着,內有情人一截小指頭。煮茶時掏出來把爐內香料加進茶中,是他的秘方,充滿日式毛骨悚然的浪漫。

利休與豐臣秀吉的政權不合,秀吉要他臣服。嘴裏說的忠誠信不過,要他交出命根。先要把他的女兒納為妾侍,女孩自殺了,就要利休交出小香爐。如此相逼,利休最後切腹自殺而死,留下小香爐。他的妻子捧着香爐,難以解恨:雖與他結髮,卻不是他的心上人,萬分淒楚,痛哭不能自已。

這是記憶中電影的情節。突然想起,是因為今天看到了白居易那首詩:“泰山不要欺毫末,顏子無心羨老彭。松樹千年終是朽,槿花一日自為榮。何須戀世常憂死,亦莫嫌身漫厭生。生去死來都是幻,幻人哀樂繫何情。”對我而言,中國的古詩就像空氣一樣遍佈四周,歷久常新,完全沒有時限,而且要浪漫有浪漫、要寫實有寫實。信手拈來,美不勝收。了不起。

關於男女殉情的故事,男方反悔退縮的似乎不在少數(茶聖利休如是、胭脂扣如是)。看來殉情若要成功,要點是男的要先死,兩人才能生生世世。呵呵。

30.9.15

24.9.15

蠄蟧

昨晚家裏出現巨大蜘蛛形多足生物,從浴室閃進我的睡房,然後隱沒在衣櫥後。我很害怕,只好在睡床周圍噴滿人畜無害殺蟲水。今早發現那東西死 在床邊,腿都縮起來了但仍然相當巨大。 小時候大人說這些東西叫蠄蟧。蠄這個字怎麽寫我想了許久,還是想到日語“林檎”才想到。我直到現在還不知道蠄蟧跟蜘蛛是同一樣東西還是不同的東西。上學學 到的只有蜘蛛長這模樣,但學校從來沒有教過蠄蟧這東西。友人說,是一樣的啦,我半信半疑。

22.9.15

『快跑,祖國來了!』"Scappa, che arriva la patria!"

區家麟:“一個國家的尊嚴,不在乎你抓多少權,而在乎你放多少權;也不在乎人民是否尊重權力,而在權力是否尊重人民。主權在民,而非主權壓倒人民。

若有足夠自信,真正為民請命者,才不怕三權分立,也不怕受制衡受監督;更不會自命清高超然,自以為半神半人,卻又疑神疑鬼,落得人鬼難辨。”

http://aukalun.blogspot.hk/2015/09/blog-post_22.html?m=1

吳靄儀:“香港與中國的一大分別,在於前者奉行法治 (rule of law),後者則是依法治國 (rule by law)。

法治是一套價值,它建基於人生來擁有自由和權力,而法律就用來保障這個人的權力,制衡政府的力量。

而依法治國,就是顧名思義,依照法律治理國家。問題是,誰的法律?當社會沒有民主政制的時候,當權者明天立一條法,說我做什麼也是對的,喜歡抓誰就抓誰。這也是依法治國。”

18.9.15

星期五晚

在常光顧的酒吧喝酒吃飯。這是星期五晚,有人滿之患。前晚(星期三)來時其實挺冷清的。酒吧旁有一張4人桌子,周圍有9個穿着上班恤衫的中 外男子站着,把酒言歡。他們旁邊另外兩張4人桌子分別坐着一位單身男子在喝悶酒,大家相安無事。星期五晚上嘛。我坐在酒吧,9個男子其中一人把空的啤酒杯 往我身旁用力一放,然後說要上廁所。我正要發難,侍應已把酒杯收起。唉,星期五晚嘛。放鬆。 這酒吧好嗎?普通吧。但我自小就來這裏,它也歷久不衰。這是個黃金地段,我在這裏覺得安全,喝醉也不怕,所以常來,買醉而已。 9個男子越發侵佔酒吧,對旁邊單人霸佔的大桌子仍然視若無睹,真好。星期五晚嘛。

16.9.15

生人勿近

有評論以“劉三姐”的歌詞形容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生人勿近、神憎鬼厭,謂他:“河邊洗手魚也死,路過青山樹也枯”。真貼切,真妙。

13.9.15

簡單滿足

星期天在家,不工作,張羅吃的。雖說這星期秋風送爽,但煮食還是嫌太熱,於是決定吃麵包。回到麵包店Panash,仍舊買了上次愛上的法式 合桃提子包,再到馬莎買一盒德國軟芝士,塗上去吃一定很美味。飲品仍然是500毫升的朝日啤酒。麵包芝士啤酒當晚餐。同場再買一件黑糖蛋糕作下午茶,回家 配自家調製鮮奶即溶咖啡即可。如要甜品家裏有黑巧克力和酸乳酪。簡單又滿足。

12.9.15

急怒攻心

千萬千萬不可信任共產黨。重複:絕對不可信任共產黨。香港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根本就是上了賊船嘛。今天才知道,原來香港沒有三權分立(可憐 那些教我香港三權分立的老師)。香港唯一還沒有完全淪陷的法治就這樣當了。好傷心。共產黨要是信得過,豬也懂得飛。第三次:共產黨無信無義,不能信。唉。 好傷心難過。

怎麽辦?簡直急怒攻心。怎麽辦?
https://thestandnews.com/politics/張曉明-香港非三權分立-特首在三權之上-超然於司法/

既然是賊船,大概應該投奔怒海,像那些敘利亞難民,移民去也。此城再不宜居,求去也屬正常。想不到2015年突然需要逃難。可以逃到那裏去呢?

7.9.15

無常

律師朋友說,有一位大學同學突然死了。我朋友三十多歲,他的同學也應該年齡相若。他的同學是大律師,說是上星期五喝醉了,在一家食肆(朋友 用英語restaurant,我不知是哪種restaurant,只好籠統稱之為食肆)滑倒,撞傷後腦,今天過身。唉。朋友說他們在同一座大廈上班,不久 前才在電梯遇到過,語氣似乎相當難過。世事無常,所以得快樂時且快樂。而其他朋友對這事件的回應都是:無常。活在當下。

6.9.15

到期

尋日響馬莎買咗個由40文減價到15文嘅三文治,減價咁多係因為尋日係最後食用日期。我買嘅時侯覺得如果食物中毒就抵死嘞,又覺得自己孤寒到無可救藥。然後又諗,個半歐羅,抵!(當時唔記得因為歐羅跌咗其實15文差不多係兩歐。)好彩個三文治好好味,完全無問題。哈哈。

3.9.15

禮崩樂壞

每天看不同的網上新聞和博客,看到“禮崩樂壞”、“禮崩樂壞”不斷出現於不同作者、不同主題的文章,述說着大家對今天香港各方各面的感受和 想法。“禮崩樂壞”是我大概在中學時學的成語,本來並不常用,對中文課不上心的同學很可能對這成語沒有印象。但如今卻經常見到這成語,我看以前我們的社會 用不上它,但今天用它形容香港,卻最是貼切,於是天天見報。 這成語變得那麽常用,就讓人覺得缺乏新意。還有其他意思相若的形容詞嗎?

29.8.15

天行者

A long long time ago in a galaxy far far away … 其實我蠻喜歡天行者安納金。他天生異稟,武藝高強,但卻有着人性所有的缺點。所謂絕地武士其實就是要忘情棄愛,他卻七情六慾無一或缺。這不就跟張無忌一樣?我初看倚天時難忍張無忌的窩囊,但年紀大了就覺得無忌反映人性。天行者安納金亦然。星戰故事雖然單薄,但這人物的性格還算完整。無忌運氣好,這天行者運氣背而已。而他最後也不得不忘情棄爱,卻是成了反派,可嘆也。

我從來沒有忘記安納金,我手機的網絡用的就是他的名字。而我的另一個網絡以 Arwen Evenstar 命名。如果我還需要其他名字,下一個將會是 Gabriel Oak,橡樹般的大天使。

28.8.15

買午餐

在咖啡店排隊買午饍,在我前面的兩位OL在用普通話聊天。然後店員問她們要吃甚麽,A小姐用粵語點餐,店員以粵語回答;B小姐用流利的美式英語點餐,店員也以流利的英語回答,而我這個旁觀者感到一陣精神分裂似的迷惘:兩位店員和兩位OL都是華人,但她們卻用了三種語言來溝通。

我相當肯定除了B小姐,在場所有人都會說三種語言。而B小姐由於不會或不願意說粵語,但又知道普通話不受歡迎,於是選擇說英語。這無可厚非,而且似乎是許多普通話使用者在香港的做法。雖然這樣有點混亂,我覺得這是相當有禮貌又顧全所有人的體面和感受的做法:不會隨便說普通話除非他知道你懂得也願意說普通話。這麽看起來只有很自大的大陸人,或大陸遊客,才會肆無忌憚地在這裏要求別人說普通話(又記起了一個大陸顧客厲聲對時裝店的職員說:“講普通話”那場面。)

26.8.15

早晨的鴛鴦

上班。太早了,鐵路站旁的麵包店竟然沒開門。到公司樓下的快餐店買鴛鴦,店員搭訕:“這麽早,平時都沒這麽早。”是有點早,打算回來工作一小時,然後趕出去視察場地。唉。

23.8.15

新鮮出爐

在日式麵包店Panash 外,看到員工在排列兩籮麵包,牌上寫着“法式合桃提子包”。那橢圓的麵包我看着就喜歡,既然正在排列,即是新鮮出爐,於是我二話不說就夾起一個拿去付款。夾起時覺得這麵包皮硬內軟,暖呼呼的,而且比較重(因為有合桃和葡萄乾)。捧在手上,跟我的手指和手掌剛巧一樣大小,麵包店把它切了厚厚的五份,透出微微的甜香。一路走回家去,幸福和高興的感覺持續,麵包回到家裏還是暖的。它是我今天的晚餐。

我想,該配甚麽來吃才好呢?可以配芝士、火腿,也可以配湯,就是塗最簡單的牛油也一定很好吃。可惜這些東西我家裏一概欠奉。但家裏有啤酒,就配啤酒吧。

22.8.15

北京來的人

在酒吧喝酒吃飯,旁邊來了一對男女,男的是洋人,女的是華人。這樣的組合通常說的是英語,但這對男女說的卻是普通話。那男的對酒保和其他人 都講英語,但跟那女子卻只說普通話,那女子沒有對其他人說過話。我一邊啃着巨大的漢堡包,一邊聽身邊的人說話。男子遇到舊相識,說了許多話。原來這對男女 來自北京,男子是美國人(他說他25年前在Marine Corps 就來過香港),說話有禮貌,可能是律師。他的普通話可能說得比我好。女子用的是Meizu電話,說話陰聲細氣(這大概值得學習)。 但為何能以普通話談情的美國人在香港卻對本地人說英語呢?他以為酒保聽不懂?

21.8.15

七夕

天階夜色涼如水, 臥看牽牛織女星。 https://mobile.twitter.com/KAGAYA_11949/status/634341083837693952

18.8.15

做夢

獨個兒在餐廳喝酒吃飯,突然想起數年前與弟弟同遊歐洲,每餐都打定主意找10歐羅以下的來吃。我們在西班牙,所以難度不算太高。弟弟是親人,跟親人一起旅遊,旅途中不感寂寞,對我而言是難得之事。而現在無端想起這個,大概是因為我上次到歐洲已是今年二月的事,這麽久沒歐遊,對我來説並非常態(已經好久沒到義大利了,有點難受),而且看起來明年也未必能作長途旅遊,於是覺得人生沒意思。現在是吃飯時想起歐洲,說不準等一下做夢也夢到歐洲。唉。這樣子的生活,好沒意思。

17.8.15

口音

印象中以前歐洲大陸演員講得到英文就可以喺英美撈得掂,法國嘅Sophie Marceau, Juliette Binoche, Vincent Cassel 等等,只要講得到、肯講,就OK,有口音咩?個角色就變成魁北克人、瑞士人、俄羅斯人。Daniel Bruhl 嗰代已經講得好好多。如今真係唔同,個個都識講英文,最近啲新演員,瑞典嘅Alicia Vikander, 比利時嘅Matthias Schoenaerts,渠哋喺英語電影演嘅角色甚至唔係美國人而係英國人。我睇過Vikander嘅瑞典電影(但都係演英國公主)同Schoenaerts嘅法語電影,睇渠哋睇得好舒服。呢兩人最近好多戲上,真好。Noomi Rapace 嘅口音似乎仍然明顯。

洋名

與還在放產假的友人吃午飯,提到她的孩子的名字。她說她的子女證件上都有中英文名字,中文名字是普通的三個字,但洋名字有點特別。兩個孩子都有兩個洋名字,但都沒有中文名字的音譯。女孩的洋名字叫希望、智慧(是普通的英語,很容易明白),男孩的一個名字是他父親喜歡的小說角色的名字,另一個是大天使的名字。我們笑說這男孩以後上學可能會遇到麻煩,因為老師未必懂得讀那個小說名字,久而久之,大家大概都只會用他母親喜歡的大天使名字吧。

15.8.15

Bright and Beautiful

一切美麗光明物 All things bright and beautiful, 一切活潑生靈 All creatures great and small

一切聰明可愛物 All things wise and wonderful, 都是天父造成 The Lord God made them all

14.8.15

奇蹟

好看的文章:“大奇蹟日 不是奇蹟” “所有關於共產黨的消息,都不是好消息。” 一天工作15小時,確實辛苦。 https://thestandnews.com/politics/最後防線-3-大奇蹟日不是奇蹟/

2.8.15

土司

銅鑼灣時代廣場地底有一家土司工房,我有時會光顧。早前看見有位高大的印巴裔青年在清理桌子,開始時覺得他有點笨拙,隨後看見他工作越發純熟,也會跟客人說話。我對他有印象主要因他是印巴裔,在這種崗位比較少見。今天再去吃東西,發覺他已經負責收銀和沖咖啡,雖然沖咖啡的手藝有點嚇人,但看到他幹得長久,而且有進步/晉升,也替他高興。他說粵語,也說英語,但好像普通話不行。
 

村上春樹。。。https://m.facebook.com/murakamisannotokoro/photos/a.648216998646982.1073741828.647584042043611/657599874375361/?type=1&hc_location=ufi

27.7.15

港大

我本身並非港大畢業,對港大並無感情。我對港大人的認識只限於生病時見的醫學院醫生、港大畢業的同事和以前工作上有來往的職員、教授。我只有一位律師朋友,他是港大畢業生。我的感覺是他的書似乎念得不錯(但應該不是最頂尖的人),港大似乎把他教得很好。
這陣子的城中熱話是港大前法律學院院長陳文敏教授的副校長任命被拖延,跟這朋友聊起,他說他對陳文敏有頗深感情。他說陳是他大學一年級的老師,教他 legal system,很用心,人很好。他 legal system考試不合格(他強調還有其他人不合格),補考也是由陳監考。 他這些話讓我想起一個全港性的大學教學獎,第一屆的得獎者有一位是港大的洋人法律教授。我這朋友也認為他得獎有理。這些事讓我有這些想法:1.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可以很深,2.港大法律系應該是不錯的,3.港大畢業生對港大挺着緊,並不是畢業了就事不關己。

至於陳教授的事,港大不介意讓全世界看到大學任由政治干預學術,旁人又能怎樣呢。

權謀鬥爭取代循規管治
https://www.e123.hk/ElderlyPro/details/416033/74/sc/

遙控

電視遙控神神哋,風扇遙控壞咗好耐,今日放假無嘢做,醒起不如睇下有無辦法將手機變遙控。咁當然得,下載咗個app,叫zazaremote,好快揾到個電視嘅遙控。至於風扇,揾到一啲用到嘅,雖然啲掣唔係好啱(錯配,好似用wind type 來熄機),不過習慣咗應該無問題。 然後發覺用紅外線遙控已經係好落後嘅科技,而今啲人都係用智能乜乜物物,遲啲可能連呢啲app都無。

12.7.15

Terminator

星期四去吃晚飯,排隊時聽到一位30歲左右的父親向不到10歲的女兒解釋最新的Terminator電影的劇情。我想Terminator 系列主題故事架構的構思,就是成年人也未必明白。淪陷的世界靠救世主拯救,但敵人發明時光機器派殺手回到過去要宰了救世主的年輕母親,讓她生不出救世主,救世主於是派一年輕男子回到過去救助母親,然後此兩人相好,結果誕下救世主來拯救世界,而將來救世主又會遇到比自己年輕的父親…… 如此循環不斷、充滿宿命論的故事,喜歡的覺得它精妙,不喜歡的會斥之為不合理。無論如何,要向小孩子解釋,難度挺高。

30.6.15

搬家

終於搬了家。今天把舊居歸還給業主,在豔陽高照的街道上看到兩旁數十幢白色的大廈,記起我在這社區居住超過12年,有點不捨。我知道超市在哪兒、郵局在哪兒、鞋匠在哪兒。在郵局看到一位白人老婦,他對職員說丈夫去世了,要辦一些轉戶的手續,但職員告訴她要帶另一些文件來。婆婆離開郵局,在我前面有勁地向前走,毫不猶疑,也不張望、迷惘,看來是久居此地。這裏近海、又是低密度區域,確是比較適合歐西人士。

新居也在鐵路沿線,是住得更接近中環了(這是進步嗎?)。舊居的鐵路站只服務一個屋苑,新居這個鐵路站上就有兩個屋苑,附設兩個商場兩家酒店和辦公大樓。雙倍的人口、雙倍的繁華、雙倍的喧鬧。住了兩天,不太習慣。這裏也看得到海,但只看到一點點,而且遠多了,距離不只雙倍。這裏交通是更方便了,也很受外國人歡迎,看起來多是日本人、韓國人、印度人,少有白人。

如無意外不出兩年我又會再搬家,很可能搬進員工宿舍,要是住港島,大概就會讓我搬到山上去吧。唉。搬家累死人。

24.6.15

敲門

剛才有同事敲門,說有人差他來我這裏拿走一些文件。我如墮五里霧中,於是想打電話給他的老闆問清楚,這才發覺我雖然認得這人的樣子,但卻不知道他的名字。於是問了他的名字,再澄清了那是個誤會。問名字時我想起了我的上司記得奉茶的工人的名字,不禁有點羞愧。

13.6.15

電郵 etc

上班天天都要寫電郵,但電郵其實並無標準格式。我個人的格式是這樣的。寫給老闆時,上款用職銜,下款署名用名字(不帶姓氏),沒有dear/祝頌語。寫給下屬時,上下款都是名字(不帶姓氏),沒有dear/祝頌語。寫給同級或不是我的下屬的員工,上下款都是名字(不帶姓氏),有dear,通常也有祝頌語。至於寫給機構外的人,那格式其實跟信件的分別不大,若我較熟悉收件人,下款就簡單點,不熟悉時下款就比較詳細。而無論是寫給誰,please、thank you、grateful 等等客氣說話絕不可少。

這最後一點是在上一個職位養成的習慣。那時的通訊對象是教授和校長,而且通常是我有求於人,於是生怕禮貌不周開罪人而不自知(雖然多數教授校長都很開明,但人人脾性不同)。在這方面我也以我的的上司為榜樣。現在的華人上司對於我這種中層下屬,有時會相當嚴厲,但對於更低級的下屬,他通常都很和顏悅色,越低級越是這樣,開會時工人端茶給他,他會道謝,而且還說得出工人的名字。以前我的洋上司的態度也差不多是這樣。雖然我覺得他們這種態度很大可能是基於自身的優越感(我不知道這種心理叫甚麽名堂,我是讀Emma 才曉得這種人上人的心理,不知是否也可叫作“修養”),但我覺得很值得學習,因為無論真情還是假意,這種態度“前線”員工很受用,覺得受到尊重,辦公室自然少了許多麻煩。

8.6.15

搬、搬

還有兩個星期,我的搬遷大行動就會開始,首先在星期一辦公室會從灣仔搬到東九龍,接着在星期日我自己要搬家。一星期內搬兩次,不敢想像會累成甚麽樣。搬辦公室應該比較容易,因為有很多同事籌備和安排,自己搬家就一定會累死。我上次在九龍上班已是超過10年前的事,雖然我不想過海,但沒辦法。往好的一面想,那是很高級的商廈,洗手間的環境無論如何應該比現在這商廈好一點吧。

1.6.15

資格

有人說:香港的泛民主派政黨無資格與中央談判。但中央政府又不是皇帝,我不明白甚麽叫無資格。就算是皇帝,孟子也說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像斯諾登說的:政府和人民的關係應該是 the elected & the electorate,而不應該是the ruling & the ruled。我又不是奴隸,人人生而平等,為何無資格?

不過共產黨政權是專制政權,越標榜“人民”的、越把“人民“掛在口邊鑲嵌在名字裏的越專制。統治已不能滿足這種政權,他們要人民臣服,還要搞普選讓大家一人一票選出他們屬意的傀儡,好讓他得到所謂民意授權;又要專制,又要假扮民主,真是太強人所難了。

突然想起在張藝謀的“滿城盡帶黃金甲”裏,周潤發說:“朕賜給你,才是你的;朕不給,你不能搶。”現在這局面何其相似。只是以前的皇帝是天子,無話可說(還要是“皇”或 “帝”才成,以前的朝鮮王想祭天也是不准的)。共產黨政府也是這種態度,難以忍受。

29.5.15

添馬

香港政府總部所在位置喚作“添馬” (Tamar),那是一艘英國軍艦的名字。HMS Tamar 以前就泊在那個位置,作為海軍總部。1941年12月二戰香港淪陷前被英軍自己炸沉,以免落入日軍手裏。之後那區的用途雖然變改,但始終叫作“添馬艦”以記念之。現在駐港解放軍總部的位置其實也可以稱為添馬(當然也有人叫那裏作金鐘甚至中環)。

最近新聞報導,說在填海工程的海床找到疑似添馬艦殘骸,真是讓人驚訝。這教人記起,香港有自己的歷史,而且我們的歷史其實比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長許多。現在香港被如此壓迫,找到這舊物,有點感慨。

26.5.15

坐地起價

我受傷了,傷口大,需要大塊的膠布。在兩家不同的藥房買膠布,遭遇卻如出一轍。我先到公司附近一家藥房,問:“我要大膠布,有嗎?”店員拿出貨品讓我看,我找到合適的就買了。回家用過覺得合適,隔天就回去說要買同一種膠布。店員拿出貨品,然後報出一個比之前高25%的價錢。我覺得不合理,不買。當晚到家附近的一家藥房買,遭遇一模一樣:第二次指定要同一款膠布,藥房索價比第一次高25%。這分明是坐地起價嘛,雖然只是12元與15元的分別。也許這是他們的行規:即使貨品相同,指定品牌比“無所謂”貴25%。

25.5.15

地震

在有樂町的無印良品試衣服,地震,左右搖動,試身間的木板間隔互相撞擊嘭嘭有聲。我不懂得該怎麽反應,也聽不到外面有任何反應。我穿上衣服出來,見到大家都好鎮定,然後卻發覺自己的上衣穿反了。哈哈。事後知道地震有5.6級,在火車站也聽到有列車服務受地震影響。

早餐

在酒店吃早餐,旁邊來了一對父子,放下手機和筆記本就走開去拿吃的。放下財物然後走開是在日本少數我難以接受的事。我看那手機,咦!?三星!?就我所見日本人不是用iPhone就是用Sony 或其他日系手機,怎麽會是三星Note 2呢?然後那兒子和父親先後回到在我身旁坐下,開始說話,啊!原來是韓國人,怪不得。韓國人也有放下財物就走開的習慣,還有,韓國人吃東西嘴嚼時真的很大聲。

24.5.15

輕井澤

終於決定去輕井澤。因為搭新幹線單程要5180円,所以決定買有效3日的JR East Kanto Area Pass (8300円)。其實我在羽田機場已經想買這火車通行證,但當時太早售票處未開門買不到。因為那路線的火車會停上野站,於是今早吃完早餐就踱到上野車站買那pass,售票處卻說得等那裏的旅遊中心10點開門才有得賣。我覺得關東好低能,關西不是這樣的。於是我立刻搭山手線(160円)去東京站的旅遊中心買,買好了還仍然能趕上原本想乘的那班火車。

問上野車站的人可不可以立刻去東京站買那個pass,那職員不懂得回答,要去找資料。靠他就完了。好低能。

其實資料在JR的網頁都可找到,不過我不願相信真的那麽低能罷了。幸好JR 網頁亦清楚地寫了東京站那旅遊中心的位置,要不然,東京站那麽大,很難找。

至於輕井澤本身,可以去,但不去也無所謂。這裏很多景點是教堂,但如果你去過歐洲的教堂,那你就會不明白這裏的教堂有甚麽好看(除了一間stone church, 不過今天有婚禮不開放)。另一個景點是瀑布,如果你見過其他像樣點的瀑布,一樣會覺得奇怪。再有一個賣點是夏季天氣較清涼,那如果你家裏有冷氣機,一樣沒有去輕井澤的理由。

23.5.15

東京

星期六早上六點半,乘山手線往上野途中……只是這麽早人怎麽這麽多呢?還有,四點多就天亮,這也早得太過份了吧。

早上七點,東京上野。實在不知道該幹甚麽才好,所以今天大概就是看展覽和逛街吧。有一個Rene Magritte 的展覽,還有大英博物館和Botticelli 的展覽。雖然我在布魯塞爾、倫敦、意大利都看了不少這些展覽(上次在台北才看過一個大英博物館的展覽,不知東京這個是否一樣),但再看無妨。

那個大英博物館展覽果然就是在台北看的那個,門票不便宜,還是改看羅浮宮的展覽吧。80幅羅浮宮的畫和100幅Magritte 的畫,總可以耗去一天半天吧。如果還有時間,就去看Botticelli的展覽。

羅浮宮的畫展10點開始,絕對地人山人海(但非常安靜,證明國民質素高),有些小畫簡直無法接近。這畫展的星級展品是 Vermeer 的 Astronomer,我很喜歡這畫家也很喜歡這畫,清楚記得它在羅浮宮的位置。但如果這是星級展品,這個展覽的級數其實普通。話雖如此,展出的還有 Murillo (一眼就認得出來),Titian,Gainsborough,Corot 等。我倒非常喜歡高盧的一幅畫,畫中一女子在畫室中手持曼陀林琴望着一幅風景畫。我的日文已忘記得八八九九,但看那解說中的漢字,說畫中人在狹窄的空間嚮往畫中的遼闊,倍添詩意云云,我也同意,很浪漫。

但其實環境這麽擠逼 ,很難投入觀畫。不期然想起有一次在梵蒂岡博物館,碰巧遇上一個經常關閉的畫廊開放,也不擁擠,我戴着耳機聽着音樂,逐件展品細看,不亦樂乎。直到職員走來我面前,告訴我(又)要關門了,我才離去。那像這次般巴不得快點逛完早點離去。

16.5.15

搬家

業主突然說要提早解除租約,要我7月前遷出,於是我看海的日子被逼提早終結。我聽慣了鳥語浪聲,還沒有離開已經開始懷念。

雖然突然要搬家是意料之外,但還有一個半月的時間,我也不太擔心。只是搬家總是讓人煩惱(以前聽一位顧問說,搬家與喪偶的壓力相若),而且身體並不如前,日間長時間上班後晚上還要收拾,想想也覺得難度高。而且我多半必須在2016年搬家,現在無端要在短時間內多搬一次,很無奈。

前天晚上收到業主的信,昨天開會前問同事誰人有樓出租,今天已經到其中一位的房子看過一遍,下星期再敲定一些細節,應該就可以簽新租約。舊業主按合約條文解約,毋須爭拗。而我與同事都是香港人,效率高。

因為下個月起我會改到九龍上班,有同事提議我搬到公司附近住。但我久居港島,住九龍挑戰性太大。我現在住的這地方在城市邊緣,近海、低密度、風涼水冷。計劃中的新居位於另一個港島的大型屋苑,仍是鐵路沿線,但更往西遷三個站,高密度,再也看不到海,但隔壁那商場卻大得多,交通更方便,樓價更高。我估計不會在新居呆很久,所以並不挑剔苛求。

8.5.15

服毒

今天覆診。我告訴醫生,我整體感覺還好,是否表示病情受控,不會殘廢?醫生答:“現在醫藥進步,可以延遲。”我驚問:“那豈非終會殘廢?”然後醫生說出那令人傷心的事實:“這病是治不好的啊。”

醫生又提起我拒絕了兩種藥物,不像有些病人那麽進取。我問:“治病也能進取?”醫生解釋,這病還有其他療法,有些相當昂貴,但有些病人因應其病情和需要,會採用較“進取”的治療和藥物。然後她又說出另一個教人傷心的事實:“但你吃的這種、還有那些其他的藥物都是有毒的啊。”

診症完畢,我到藥房領了一大包毒藥,然後回辦公室繼續工作。

2.5.15

台中巴士

在台中旅遊乘巴士還是可以的,用儲值卡乘搭的話,頭8公里免費,票價便宜得嚇死人。只是路面交通總是花時間。巴士的路線複雜,我不熟悉,所以覺得難用,而且有些路線好像在最近重整過,網上找到的資料有些已經過時。不過在台灣旅遊比起在韓國旅遊無論如何都是容易得多。

這樣子乘巴士旅遊,讓我想起京都和羅馬,因為在那裏也得經常乘巴士。但人家千年古都也有地鐵啊(雖然都只有兩條線,因為聽說只要挖地就會找到古蹟,很麻煩)。台中的BRT 也有點讓人摸不着頭腦,不過我只在濟南用過BRT,沒甚麽認識。

30.4.15

台中

勞動節3天假期會到台中去。選台中的原因有二:從沒去過和機票便宜。可是台中似乎並沒有我喜歡的東西,於是心裏忐忑。原本想,不如搭高鐵去台北作一天遊吧,但這想法實在太愚蠢了。於是努力選了6、7個聽起來還算有趣可行的景點,勉強砌成一個行程,但看起來真的有點勉強。最令我不安的是台中沒有地鐵,而搭公車難度實在較高。唉,我到現在還沒搞清從機場怎樣才能去到酒店,也還沒收拾行李,完全準備不足(近期這是我旅行的常態)。而我的工作實在多,我認為我應該要更用功一點。但意志和肉體都很軟弱,而且機票已經買下多時,總不能不去吧。於是工作繼續堆積,除了對台中不滿,還對自己的躲懶不滿,滿腹牢騷。

說不定我會喜歡台中呢,誰說得準。

26.4.15

新站

港島西區開了三個新的鐵路站,今天趁假日正好一遊。三個站其中之一是香港大學站,我不是港大畢業生,雖然來開過幾次會,但並不熟悉,於是決定到港大逛逛。大埔中文大學的鐵路站多年來都是叫作“大學/University”,於是港大這個站就叫作“香港大學/HKU”,這“HKU”看起來真是怪怪的。基本上從鐵路站可以乘高速升降機直達大學本部,這也真是方便得太過分了,這跟在市中心的城市大學和理工大學還有甚麽分別呢。

似乎這兒的大學都少不了荷花池,離開鐵路站不遠已看到荷花池(中大崇基的荷花池也在鐵路站附近)。風和日麗樹木婆娑,好地方。終於又來到一個以英語為工作語言的地方,好像回到一年前的光景,跟現在每天用中文分別相當大啊。也聽到不少人講普通話,不知他們是港大的員工/學生還是遊客呢?

25.4.15

水浸後

上星期因廁所漏水家裏水浸,但因為不想家裏動工程,婉拒了業主為我維修廁所。但業主要申請保險賠償,於是今天派了一位師傅來檢查房子受損程度。師傅明顯是藍領階層,穿乾淨整齊的牛仔衫褲,外貌普通,甚至可以說是個粗人。但他檢查、量度時看起來很精明專業有經驗,談吐很有禮貌。

雖然業主要求我讓師傅來檢查,花了我的時間,但業主提出要求時很有禮貌,派來的師傅也準時、有禮貌得很,大家互相說了很多謝謝、勞煩、不好意思等話(這些話真的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 整件事讓人感到舒服。

21.4.15

藥罐子

wpid-20150421_090315

被痛症纏繞,身上常備各式止痛藥。今天打開手袋一數,內有一包必理痛滲透止痛貼、 一盒特效必理痛、 一盒特強必理痛傷風感冒藥、和一包醫院發的Diclofenac Sodium 消炎止痛藥,另外還有與消炎藥同吃的胃藥。原來我已成了一個藥罐子。

20.4.15

失而復得

友人今天飛往日本渡假。下午3時我收到他的錄音短訊,謂遺失背囊,語氣極沮喪。數分鐘後又發來另一錄音,說他得到通知在某一車站有一疑似是他遺失的背囊,他正趕去那車站。3點36分他再發來錄音,說已尋回背囊,沒有遺失任何財物。

我聽了錄音,一邊為他高興,一邊感嘆:這大概只會在日本發生。若是在西班牙、意大利、香港、大陸等地,遺失了背囊根本不用指望尋回。唉。

18.4.15

籃子

在港島一家大商場內的中檔日本食肆吃午飯,員工問要不要把手袋放在籃子裏(這是在日本許多食肆的做法),我答不用。過了一會,一個女孩拿來一個竹籃,說是讓我把手袋放進去,我仍然拒絕。

香港不同日本,這裏盜賊如毛,自小家裏就千叮萬囑,財物不可離開視線、身邊,所以把手袋放在腳邊的籃子內是萬萬不能。我環顧四周,沒有一個顧客身旁有放着財物的竹籃子,看來這陣日本風在這裏行不通。

16.4.15

水浸

今日放工返到屋企,見到波光粼粼。原來一個廁所水箱漏水,浸咗個廁所、三間房同一小部分廳,水深兩吋,拖鞋浮浮吓。有燈,但fuse跳哂。我連地拖都無,於是手痛都無辦法,用垃圾鏟拂水,攪咗一排都無乜進展,然後管理處有人敲門,因為樓下滲水。渠哋影完相之後就攞部機來同我吸水,未吸完已經接到call話又有個單位係咁。今朝停過鹹水,恢復鹹水就變成咁。成個場好似打完仗咁,好彩呢幾日天氣乾燥。

啱啱攪咗史上其中一次最大嘅丟鞋行動,地上全部連着緊嗰對都丟哂。但更可怕嘅係:我仲有幾對未着過嘅返工鞋響櫃頂。手更痛,唔知聽日返唔返到工。

唔知要賠幾多畀樓下呢。

11.4.15

加班

由於不能長時間上班,工作逐漸堆積起來。合約上的工作時數是每周44小時,我已每天上班近12小時,實在不能再加長。看來星期六加班4至8小時是可行的解決方案。星期六其他人休假,可以比較專心工作。

其實我寫文件是挺快的(訓練有素),但看下屬的文件卻看得慢,主因是我花在開會的時間挺多,而下屬的文件內容都很細微,我並不熟悉,看起來有很多問題,有些是因為我不懂,有些是真的有問題,於是總是不放心,而那些文件沒我同意是不能用的。以前我的老闆索性不看部份我的文件,因為看了他們也不懂。但我對我的下屬並沒有那麽大的信心。如此這般壓力自然大。

不期然想起一些“前線”同事。有一位同事,讓他做事,總有些他說行不通,這自然引起點不滿。那時我主管人事,看過所有下屬的年度報告,很能明白為甚麽有一些人會升級,另一些人總停在低處。又想起身邊的一位合約同事,他並不樂於做指派的工作,說他不喜歡或不應該做那些工作,於是一有機會就被調走,眼不見為乾淨。然後他所在的辦公室就接到投訴,說影印機有臭味。我聽到後心戚戚然:我在一部影印機後工作了5年,但上班時總是想着怎麽完成工作,從來沒有投訴影印機的氣味。於是想到:有些人不會解決問題,於是惹來投訴,有些人本身就是問題。但他們看起來並不覺得自己有問題,大概他們覺得所有的錯都是別人的錯、社會的錯罷。

特意到酒吧喝兩杯酒,希望今天晚上睡得好,明天有精神繼續看文件。

6.4.15

春花

從鐵路站走路到慶熙大學,我想這大學的年紀就跟香港中大差不多吧。但在慶熙大學路看到遠方的大學,竟然有歐洲式的石門,後面看起來還有歐洲雙塔教堂模樣的石建築,彷彿置身通往歐洲古城的路上。但馬路四周卻明明是南韓的景物,剎那間感覺奇特。

慶熙大學是個賞櫻名所,進正門後但見夾路都是櫻樹,立於松柏之間。 但我倒比較喜歡香港科大大路上那些高高的棕櫚樹,比較挺拔,彷彿有點南洋君子之風。

此處校園中一半的櫻花都開了,城堡般的中央圖書館旁的小徑一片花海,美不勝收。終於趕上了。

老貓燒鬚

響首爾最後一日,下晝想去一個旅遊點,叫 Provence Village,網上資料話可以響合井地鐵站2號出口搭2200號巴士去。地鐵站出口有巴士站,但無2200個牌,四圍都唔見。於是就睇巴士站啲告示,當然全部韓文。但見到一張寫住“200,2100,2200” 嘅告示,下面係"2  번 출구 → 1 번 출구 "。韓文我唔識,勉為其難試下讀啦,讀出來好似日文同普通話混合嘅“2番出口→1番出口”,咁就明嘞,巴士站由2號出口搬咗去1號出口。但如果唔識讀韓文,咁點算?你話響韓國旅行幾難呢。

跟住上咗巴士又唔識落車。旅遊資料寫中英文我識睇無用,當地用韓文。雖然記住落車個站點讀,但又驚自己搞錯,最後都係用英文問司機。落得車來,公路得我一個,有啲驚。跟住網上資料,響無乜人嘅路行咗十幾分鐘,真係到咗一個地方,基本上就係響山旮旯將啲屋油成五顏六色、開啲舖頭、播啲法文歌、噴啲薰衣草香味,就叫做南法普羅旺斯情調。後悔得我吖。

5.4.15

Installations

I think, contemporary arts, installations in particular, oftentimes are something that artists create thinking that they will reflect the artists' views, thoughts and feelings. But they usually are not from the viewers' perspective. I am not sure if that is because of the artists' lack of skills, or the limitations of the media, or simply that the viewers are idiots.

So to fill the gap usually plenty of information is provided to explain the exhibits. You have to read leaflets and captions and even watch films to learn about the artists' intentions. The arts are not self-explanatory. I consider such arts failures. But I probably am an idiot.

(I have just been to a special exhibition at the Leeum Museum in Seoul).

4.4.15

閒逛

想從會賢洞走到市政廳,地圖上很短的一段路,但因為地面沒有過路處,要過路就非鑽進地下街不可。一進入地下街就失去方向感,現在仍然迷失於地下迷宮中。唉。

德壽宮就在市政廳附近,印象中我沒有來過。聽說那是賞櫻名所,今故天特來一遊。花期初至,大多數櫻花還是含苞待放的模樣,少數已經開花的也還未盛放,覺得有些可惜。幸好這德壽宮也是一個清幽的所在,加上今天早上風和日麗,一遊無妨。

下午逛首爾的故宮博物館,發覺有時候君主夫婦被稱為國王和王妃(king/ queen), 有時被稱為皇帝和皇后(emperor/ empress)。博物館沒有解釋中間的分別,我想這當然是後來大韓帝國出現之故(我在那些御寶中看到“皇帝之寶”時嚇了一跳,但立即就記起原因),但作為博物館,讓人感到解說得有點粗疏(我看的是英文解說,可能韓文解釋較詳細)。

啊,原來在地下室的展覽有關於大韓帝國的解說。當年還建了天壇(天子當然要祭天)。

29.3.15

紅酒

過去10年,我一直在喝紅酒,越喝越多。我既想喝、也喜歡喝,下班就喝,有空就喝,緊張時喝來鬆弛神經,無聊時喝來打發時間。我只喜歡紅酒,並不太好白酒和啤酒。可是近月奇怪的事情發生了,突然我不再想喝酒了,我的習慣讓我想起喝酒,但我的嘴巴卻不想喝下去。走進酒吧點一杯紅酒,入口覺得難喝,換過另一款酒,仍然不喜歡,我想這就是身體給我的訊號,自然地就不再喝了。於是改喝啤酒,開頭還可以,後來也沒甚麽興趣。連酒也不喝,生活大概會更無聊吧。

28.3.15

星期六

每天忙於開會、處理急務,沒有時間靜下來看文件,下屬交的功課往往在案上放一兩個星期都沒空看,於是今天下定決心回去清理它們。這個辦公室跟我上一個辦公室不同(這裏現在是淡季,而以前那裏基本上沒有淡季),以前假期回公司總有不少同道人,今天整層只有我一個人。因為是星期六,仍有空調,但沒有電郵、電話打擾,十分寧靜、舒暢。專心地看完幾份文件,雖然不能完全清理積壓的工作,但總算有進步。假日工作卻竟然有幸福的感覺,可見平時紛擾太甚。

23.3.15

Sakura

在大津石山寺光堂後有兩株盛放的櫻花,叫夢の桜,花全開,樹上有很多鳥兒,跳來跳去,跳得花兒都掉下來了。有個幼稚園小女生在地上拾起兩朵花獻寶似地讓我看,告訴我:sakura,sakura。 我答:綺麗、綺麗。

22.3.15

宇治

因為無聊,重訪宇治。從宇治車站走到平等院,路上想起去年夏天到川越和奈良之行。通常這種從車站到景點的步道,都是約10-20分鐘的步程。現在是初春,走路當然很輕鬆舒適,但去年我在夏季來日本,這種步行就變得相當辛苦了。

平等院的雲中供養菩薩(我心中把它們叫做飛天)真的很美。

21.3.15

春分

今天是日本的春分節假期,京都人山人海,旅館一房難求。我無聊,看到書上說東寺每月21日都有市集,就去湊熱鬧,名符其實地去趁墟。京都站南面的道路我不熟悉,從京都站經過八条走到九条,發現原來那附近除了鹽小路還有油小路,就像香港既有糖街也有油街,相當有趣。而東寺市集就是一個非常庶民非常本地的市場,吃的穿的玩的都有賣,擠滿本地人和遊客,很熱鬧,但其實跟其他日本寺廟神社門前的市集分別不大。我買了一個紅豆銅鑼燒邊吃邊走,走了好久才擠進寺院。我不覺得東寺很特別,但看到兩株盛放的櫻樹,就在女廁旁,這大概是最大的收穫,哈哈。

隨便找個地方吃早餐,然後去寺廟趕集,接着走過商場進去逛逛,賣點口紅牙膏這些日用品,得到丁點遊客折扣就歡天喜地,走過車站的小小咖喱店,就進去在售票機買票然後吃一盤咖喱喝一大杯生啤(美味!),我旅遊的日子就這麽過,儘管這是京都。總不能每次都到金閣寺銀閣寺清水寺朝聖罷。

無所事事就到哲學之路逛,傍晚走到了南禪寺三門。南禪寺三門就是一座立於山中有三個門洞、沒有顏色的古樸木門樓,多年前在春花盛開時來訪覺得很喜歡,以後總是過門不入,今天再來到,雖然還是滿園啞枝,我仍然覺得三門很好看。